汽车行业是最早采用自动化机器视觉技术的行业之一,可以说这项技术的应用已贯穿了整个汽车制造过程。
ITES现场的机器视觉展示在汽车主机厂,几乎还是2D机器视觉外资派的天下。相比之下,#机器人3D视觉#内外资品牌起步差距较小,只是技术路线与应用领域有所差异,外资3D厂商更多应用于检测领域,国产3D机器视觉厂商更多应用于定位引导领域。3D机器视觉的定位引导应用在汽车生产的什么环节?国产品牌如何在3D机器视觉领域弯道超车?01一辆车个拧紧工作,效率品质如何双向提高?
自动化拧紧是3D机器视觉定位引导在汽车生产中的重要应用。
通常的汽车由大约2万个零件组成,其中铁制零件占绝大多数,零部件之间的连接主要还是螺纹拧紧。一汽大众就曾经表示“拧紧技术是总装车间的核心,一辆车有-个拧紧工作”。
与其他行业相比,汽车行业对装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因此对装配和拧紧设备的要求也更高。尤其是在汽车电子、汽车内饰、汽车外饰、精密仪表等核心控制元件的装配中,螺丝的尺寸一般要求在M3以下。就连车身配件的每一颗螺丝都要有严格的拧紧力和拧紧角度的要求,而且还要有可追溯的拧紧数据,来确保产品质量的合格。
而在机器视觉引导下的机械臂带着拧紧机,可以完成一个或多个螺栓的自动拧紧工作。不仅解放繁重的人工劳作,避免了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产品质量不一致情况的发生,而且从传统的手动拧紧到最新的视觉定位技术,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加工品质得到了双向提升。
02新形势下的零部件配件,对拧紧提出新挑战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与蓬勃发展,逐渐被企业和资本视其为抢占未来市场的关键砝码。区别于传统油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总体数量趋于减少。但由于动力系统及结构的差异,新能源汽车新增-个与动力系统、电气系统等相关零部件,其装配工况也随之改变。
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的主要变化例如过流元器件、密封部件、功率模块等部件装配对拧紧工艺和工具也有了新的要求。除了装配精度之外,还更多的应用了高级拧紧策略,及自动化装配方案。除此之外,自攻钉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三电系统装配中。如何保证自攻钉的装配质量,也是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