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近期国内商品价格为何大幅下跌;策略:美国IRA发展经验与中国个人养老金发展前景;固收:7月债市展望;量化:中证衍生品将为金融产品发展打开更多想象空间,个人养老金公募新规:三大亮点与两大挑战;银行:股市回暖之下理财收益率有何变化;非银:保险年中投资策略;房地产:六月销售情况高频跟踪。
近期国内商品价格为何大幅下跌
上海复工复产后,以螺纹钢为代表的钢铁产品反而大幅下跌。6月以来螺纹钢期货价格下跌12.4%,盘中一度跌至过去半年的最低水平元/吨。
从供给层面看,本轮疫情冲击对钢铁生产并未造成明显影响,相关开工率、产能利用率在疫情期间保持稳定,铁矿石库存持续下滑,钢厂炼焦煤库存也一度大幅下跌。从需求层面看,本轮疫后复苏节奏类似年,供给侧修复快于需求侧修复。以广东省为例,4月广东工业生产还落后于全国水平,但5月已经超过全国水平。但投资增速5月以来低于全国水平。叠加近期南方部分省区洪水影响项目施工进度,对螺纹钢需求也形成负面冲击。
因此,6月以来钢铁产品库存被迫反弹,螺纹钢社会和企业库存均在回升。热卷库存已连续回升4周。另外,美联储可能加快收紧速度,欧洲央行即将在7月进入加息周期,海外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全球需求萎缩风险上升,CRB指数5月至今已下跌4.5%。
总之,国内投资尚未显著回升而海外需求颓势迹象已现,这对短期商品市场预期造成明显影响。因而,螺纹钢期货价格大幅下跌。
美国IRA发展经验与中国个人养老金发展前景
年4月21日《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个人养老金发展进入新阶段;6月24日《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国内个人养老金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年美国开始建立个人养老金体系IRAs,其快速发展离不开多类型的设计及各项制度的配合:1)税收优惠政策;2)在传统IRAs基础上,美国推出主要针对中小企业及个体户的雇主发起型IRAs,简化监管规则和程序,降低管理成本,提供更高的缴费上限和灵活的缴费机制;3)美国的养老金账户之间设有转存机制,便于养老金归集积累;4)自动加入与合格默认投资机制。美国IRAs扩张促进了美国基金和股票市场的发展,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美国养老金持有近一半公募基金,养老金和基金又持有近四成美股,养老金不仅具有长期资金属性,且持续增长,为过去几十年美股的平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内个人养老金规模测算。通过假设基本养老保险在职人数增速、缴费上限调整比例、个人养老金参与率等条件,对未来国内个人养老金缴费规模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未来5年个人养老金累计缴费规模上限达到约亿元;10年累计规模上限为亿元。
个人养老金建设将为养老金融产品带来战略性发展机遇,并为股市带来中长期增量资金。根据《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的安排,国内个人养老产品将主要投资于各类养老金融产品,养老目标基金、养老理财等养老金融产品有望迎来战略性发展机遇。对股票市场而言,参考IRAs的资产配置演绎路径,假设5年内个人养老金间接投资股市的比例达到10%,则5年内为股市带来累计增量资金规模最多可达亿元;假设10年后个人养老金投资股票的配比达到20%,则10年累计入市增量资金规模最多可达亿元。
7月债市展望
最近交流下来,市场情绪总体是比较谨慎的,看起来利空确实比较集中:一方面是复工之后基本面边际好转,特别是地产销量也起来了,最近一周日均销售面积达到了65.7万平,创5年新高;另一方面资金利率和政策利率倒挂已经比较久了,大家都担心均值回归。上述利空是不容易证伪的,但是放长一点看,更重要的问题是当前是否已经进入反转区间?我们做了一个专题的研究,就是对于历史上利率底部向上反转的宏微观特征的共性做了一个总结,看看现在和历史上的拐点时期相比,到底有什么异同。
有这样几个结论:
第一,历史上大部分利率反转不是V型的,一般会形成两个底部。除了类似年或者年,发生了特别小概率的黑天鹅,大部分利率在底部都是一个区间。如果我们观测利率的两个底部形成的时间,其中第一个会领先于经济底部出现,而第二个和经济的底部基本同步,也就是说,利率会领先于经济进入底部震荡期,而大幅抬升,基本还是和经济回升的时间同步。
第二,现阶段和历史上利率反转期比较明显的差别有四点。一是库存形态。历史上看,利率向上拐点一般出现在库存下滑周期的后半段,也就是对应从主动去库存向被动去库存切换的时间段。但是目前,库存增速还在上行周期里,还没有出现向下的拐点。即使我们剔除掉价格的因素,只看实际库存增速,也是差不多的结论,所以库存形态短时间内不太容易符合利率反转条件。二是外需周期。现在我们看内需周期,虽然还没有筑底,但毕竟下滑时间比较长了,而我们前面提到,利率进入底部区域,时间比经济筑底要早,所以考虑这个领先性之后,我们从内需周期能获得的结论是不强的。但是看外需周期就不同了,自上而下的拐点,从今年年初才开始形成,往下时间才半年不到,短期内运行到底部区间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历史上利率向上拐点基本都出现在外需底部区域附近。
三是信贷结构。我们知道,现在金融数据最主要的特点是总量好,结构差。那么我们如何去定义结构呢?我们发现有一个指标效果还不错,就是中长期贷款增速减去票据增速,这个增速差向上,一般说明结构改善,这个增速差向下,一般说明结构恶化。历史上看,利率的第一个底部一般和结构改善的拐点一致,而第二个底部,也就是最终上行的时间点,要在结构改善了一段时间之后。那么我们到目前为止,结构其实还在恶化,所以距离利率第二个底部,还有比较长的距离。年就不同,当时信贷结构从年就开始改善了,疫情结束的时候,信贷结构已经改善很久了。
四是通胀。虽然市场总体比较担心这个问题,但是历史上利率向上拐点常常出现在商品价格低位,或者跌了比较长时间之后,而目前商品价格是在高位的。
上述四点区别,短时间之内不太可能马上符合历史上拐点期特征的变量。或者反过来说,如果后续市场有机会的话,这是最有可能的逻辑来源。
总的来说,由于利率的第一个底部具有领先性,所以现在不能确认是否已经出现,但是第二个底部的特征是大概率不符合的,也就是后续应该还有一次探底过程。
具体到7月,由于工业品产量正增长的行业数量占比还没有回到正常水平,说明复工过程还没有走完,短期基本面逆风还在,去年同期地方债还没有放量,社融似乎也得以保持,所以目前可能还是处于调整期中,7月上旬以防范为主,下旬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