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铣复合数控机床作为一种高快捷,高效率,高性价比的生产物料,操作方便,流程简捷,很大程度减少人工浪费。但有时候在内在或外在情况下会出现加工精度不稳定等故障,增加问题排除难度。数控车床厂家总结了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加工精度不稳定的九个原因,帮助大家针对处理。
00:201、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工件尺寸准确,表面光洁度差
故障原因:刀具刀尖受损,不锋利;机床产生共振,放置不平稳;机床有爬行现象;加工工艺不好。
解决方案:刀具磨损或受损后不锋利,则重新磨刀或选择更好的刀具重新对刀;机床产生共振或放置不平稳,调整水平,打下基础,固定平稳;机械产生爬行的原因为拖板导轨磨损厉害,丝杠滚珠磨损或松动,机床应注意保养,上下班之后应清扫铁丝,并及时加润滑油,以减少摩擦;选择适合工件加工的冷却液,在能达到其他工序加工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较高的主轴转速。
2、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工件产生锥度大小头现象
故障原因:机床放置的水平没调整好,一高一低,产生放置不平稳;车削长轴时,贡献材料比较硬,刀具吃刀比较深,造成让刀现象;尾座顶针与主轴不同心。
解决方案:使用水平仪调整机床的水平度,打下扎实的地基,把机床固定好提高其韧性;选择合理的工艺和适当的切削进给量避免刀具受力让刀;调整尾座。
3、驱动器相位灯正常,而加工出来的工件尺寸时大时小
故障原因:机床拖板长期高速运行,导致丝杆和轴承磨损;刀架的重复定位精度在长期使用中产生偏差;拖板每次都能准确回到加工起点,但加工工件尺寸仍然变化。此种现象一般由主轴引起,主轴的高速转动使轴承磨损严重,导致加工尺寸变化。金属加工 解决方案:用百分表靠在刀架底部,同时通过系统编辑一个固定循环程序,检查拖板的重复定位精度,调整丝杆间隙,更换轴承;用百分表检查刀架的重复定位精度,调整机械或更换刀架;用百分表检测加工工件后是否准确回到程序起点,若可以,则检修主轴,更换轴承。
4、工件尺寸与实际尺寸相差几毫米,或某一轴向有很大变化
故障原因:快速定位的速度太快,驱动和电机反应不过来;在长期摩擦损耗后机械的拖板丝杆和轴承过紧卡死;刀架换刀后太松,锁不紧;编辑的程序错误,头、尾没有呼应或没取消刀补就结束了;系统的电子齿轮比或步距角设置错误。
解决方案:快速定位速度太快,则适当调整GO的速度,切削加减速度和时间使驱动器和电机在额定的运行频率下正常工作;在出现机床磨损后产生拖板、丝杆鹤轴承过紧卡死,则必须重新调整修复;刀架换刀后太松则检查刀架反转时间是否满足,检查刀架内部的涡轮蜗杆是否磨损,间隙是否太大,安装是否过松等;如果是程序原因造成的,则必须修改程序,按照工件图纸要求改进,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按照说明书的指令要求编写正确的程序;若发现尺寸偏差太大则检查系统参数是否设置合理,特别是电子齿轮和步距角等参数是否被破坏,出现此现象可通过打百分表来测量。
5、加工圆弧效果不理想,尺寸不到位中小型数控车床
故障原因:振动频率的重叠导致共振;加工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进给速度过大,使圆弧加工失步;丝杆间隙大引起的松动或丝杆过紧引起的失步;同步带磨损。
解决方案:找出产生共振的部件,改变其频率,避免共振;考虑工件材料的加工工艺,合理编制程序;对于步进电机,加工速率F不可设置过大;机床是否安装牢固,放置平稳,拖板是否磨损后过紧,间隙增大或刀架松动等;更换同步带。金属加工 6、批量生产中,偶尔出现工件超差
故障原因:必须认真检查工装夹具,且考虑到操作者的操作方法,及装夹的可靠性,由于装夹引起的尺寸变化,必须改善工装使工人尽量避免人为疏忽作出误判现象;数控系统可能受到外界电源的波动或受到干扰后自动产生干扰脉冲,传给驱动致使驱动接受多余的脉冲驱动电机夺走或少走现象,
解决方案:了解掌握其规律,尽量采用一些抗干扰的措施,如:强电场干扰的强电电缆与弱电信号的信号线隔离,加入抗干扰的吸收电容和采用屏蔽线隔离,另外,检查地线是否连接牢固,接地触点Z近,采取一切抗干扰措施避免系统受干扰。
7、工件某一道工序加工有变化,其它各道工序尺寸准确
故障原因:该程序段程序的参数是否合理,是否在预定的轨迹内,编程格式是否符合说明书要求
解决方案:螺纹程序段时出现乱牙,螺距不对,则马上联想到加工螺纹的外围配置(编码器)和该功能的客观因素。
8、工件的每道工序都有递增或递减的现象
故障原因:程序编写错误;系统参数设置不合理;配置设置不当;机械传动部件有规律周期性的变化故障
解决方案:检查程序使用的指令是否按说明书规定的要求轨迹执行,可以通过打百分表来判断,把百分表定位在程序的起点让程序结束后拖板是否回到起点位置,再重复执行即便观察其结果,掌握其规律;检查系统参数是否设置合理或被认为改动;有关的机床配置在连接计算耦合参数上单计算是否符合要求,脉冲当量是否准确;检查机床传动部分有没有损坏,齿轮耦合是否均匀,检查是否存在周期性,规律性故障现象,若有则检查其关键部分并给予排除。
9、系统引起的尺寸变化不稳定
故障原因:系统参数设置不合理;工作电压不稳定;系统受外部干扰,导致系统失步;已加电容,但系统与驱动器之间的阻抗不匹配,导致有用信号丢失;系统与驱动器之间信号传输不正常;系统损坏或内部故障。
解决方案:速度,加速时间是否过大,主轴转速,切削速度是否合理,是否操作者的参数修改导致系统性能改变;加装稳压设备;接地线并确定已可靠连接,在驱动器脉冲输出触点处加抗干扰吸收电容;选择适当的电容型号;检查系统与驱动器之间的信号连接线是否带屏蔽,连接是否可靠,检查系统脉冲发生信号是否丢失或增加;送厂维修或更换主板。
以上是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加工不稳定的处理方法。
车铣复合数控机床的安装工作是指机床运到用户后,安装到工作场地直至能正常工作的这一阶段所做的工作。对于小型的数控车铣复合机床,这项工作比较简单,对于大中型数控车铣复合机床,用户需进行组装和重新调试,工作就比较复杂。
00:39一、安装准备
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在运输到达用户以前,用户应首先根据设备要求和生产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好安装位置,然后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基础图做好机床基础,在安装地脚螺栓的部位做好预留孔。
二、开箱验收
机床到货后应及时开箱检查,找出机床装箱单,按照装箱单和合同对箱内物品逐-进行核对检查,并做记录,包括:
1、包装箱是否完好,车铣复合机床外观有无明显损坏,是否锈蚀、脱漆;
2、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3、附件品种、规格、数量;
4、备件品种、规格、数量;
5、工具品种、规格、数量;
6、安装附件,如调整垫铁、地脚螺栓等的品种、规格、数量;
7、其它物品。
三、机床吊装与就位
使用制造商提供的专用起吊工具(如不需要专用工具,应采用钢丝绳按照说明书的规定部位吊装),把组成机床的各大部件分别在地基上就位。就位时,垫铁、调整垫板和地脚螺栓等也应相应对号入座。
四、机床组装与连接
机床初就位后,接下来就是机床部件的组装和数控系统的连接工作。
机床部件的组装是指将分解运输的机床台成整机的过程。组装前注意做好部件表面的清洁工件,将所有连接面、导轨、定位件上的防锈涂料清洗干净,然后准确可靠地将各部件连接组装成整机。在组装立柱、数控柜、电气柜、刀具库和机械手的过程中,机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定位均要求使用原装的定位销、定位块和其它定位元件,以更好地还原机床拆卸前的组装状态,保持机床原有的制造和安装精度。
各部件组装完毕后,按照说明书电缆、管道接头的标记连接电缆、油管和气管,连接时应注意整洁和可靠的接触及密封。
数控系统的连接是指针对数控装置及其配套的进给和主轴伺服驱动单元而进行的,主要包括外部电缆的连接和数控系统电源的连接。在连接前要认真检查车铣复合机床数控系统装置与MDI/CRT单元、位置显示单元、纸带阅读机、电源单元、各印刷电路板和伺服单元等,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或更换。连接中的连接件是否插入到位,紧固螺钉是否拧紧,应该引
起足够的重视,因为由于不良而引起的故障Z为常见。此外,数控车铣复合机床要有良好的地线,以保证设备、人身安全和减少电器干扰,伺服单元、伺服变压器和强电柜之间都要连接保护接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