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莱荣高铁偷工减料,分包商不想共担风险

都说“金桥银路铜建筑”,在大型工程的建设中,从立项、规划、、设计、审批、建设、验收,一路可谓那一关都是为了最后的质量和投入使用后的效益。

但是防来防去,总还是会出一些防不胜防的问题,比如7月20山东莱荣高铁偷工减料问题。

其实很多工程项目中都多多少少会存在偷工减料,为了降低成本,施工就会从人工、用料等方面减少成本。

如果不影响工程质量的话,也就不会有人举报,但是,对于这次的事件,却是部分路基的路桩存在问题。

莱荣高铁全长一百九十三公里,投资二百九十七亿,举报的是三标段中建八局的承建标段。

这段是从威海的荣成到莱西北站,全长四十八点五公里。

由于此段的地势不平,多丘陵,所以桥梁众多,还有隧道工程,比起在平地上铺设高铁轨道,施工的难度相对要大很多。

架设桥梁,为了和前后的路面持平,就要在河床或洼地上打螺纹桩,螺纹桩支撑起高铁的轨道路基,保证高铁在高速行驶中保持平稳。

那么螺纹桩打入地下多长才能保证安全?

按照设计图纸,来蓉高速的螺纹桩打入地下的长度应该在14.5米—15.5米,而举报人说实际的长度只有10米—13米。

已经施工的路段,90%的螺纹桩是没有到达设计标准的。

这太让人震惊了,如果这样的高铁投入使用,在高铁行驶过程中,不知何时,就会因某一根螺纹桩不稳或下陷而造成桥梁的断裂,后果不堪设想。

螺纹桩既然如此重要,为何施工方敢偷工减料呢?

螺纹桩为的是让疏松的土层通过打入一定深度的螺纹桩,再浇筑混凝土,加固本来松软的底层,增加承受力。

设计方在制图前会考虑到地质岩层的承受力,并考证过才绘制的设计图,如果施工方随意更改,缩短螺纹桩长度,实际就是饮鸩止渴。

对于承建方来说,省下的几米螺纹桩,就减少了浇灌混凝土的成本,人工也相应减少,工期也宽松很多,成本就降下来了。

为什么要在螺纹桩上打主意呢?

很明显的是,其他的路基工程是在表面上了,无一眼就能看到,而螺纹桩是要达到土层里面的,用眼睛是看不到的。

建设完成断桩的问题不会马上体现出来,而是会在运营后的几年十几年后才会逐渐出现。

时间一长,气候原因、地质变化、周围的环境变化等等都可能成为它出问题的原因,从而可能忽视了断桩造成的根本影响。

在短时间内,断桩的承重以及和路基两侧接轨都看不出问题。

但是每天N趟高铁在公里的高速运行中,从这些螺纹桩支撑的路基上走过,会产生车体和路基的共振。

高铁本身的重量+高速行驶的惯性+车体和路基的共振,就会对螺纹桩产生巨大的压力,时间一长就会造成路基变形,下沉。

里面原理很复杂,这只是简单的分析,不到之处请谅解。

有报道说此事是误会,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实际情况是在施工中,打螺纹桩时,发现了结实的岩层,螺纹桩无法打到原设计的长度,但是螺纹桩打在了岩层上,完全符合质量要求,不会出现上面的风险。

这个说法看似成立,但是同时却反映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说明设计时,没有仔细勘察土层和岩层的高度。

另一方面如果在实际施工中,出现这样的问题,中建八局是不是应该和有关单位联系,把情况报上去,请相关单位核实和认证,毕竟是关乎工程安全问题的大事。

而实际上是中建八局自己擅做主张,正好以此为由,缩短螺纹桩的长度,降低成本,赚取所谓的“精打细算”之下才些许利润。

中建八局的如意算盘打是精,却动了别人的“蛋糕”,总包吃肉,分包和施工方却连汤都没有,能心甘情愿的为他白白的出力吗?

为什么三捷公司的负责人肖卫国要举报呢?

在一个大的项目中,承建方会把工程发包给分包商,工程监理会监督施工方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为设计方也会时不时的到施工现场来检查,看施工方有无偷工减料的问题,看施工中实际施工和设计图是否有出入等等。

也就是说监理和设计方和他们不是一伙的,而分包和总包往往是互相通气的,都是知情人,三捷公司本以为省下的这部分利润,总包中建八局会分一点给他们的。

结果共同帮忙隐瞒了这么大的一块利润,眼看工程要收尾了(预计10月底开通运营)都没有见到好处,也没有任何承诺,自然就沉不住气了。

中建八局作为总包,是甲方,他的考虑是,天上掉馅饼,当然归他自己所有,什么分包啊,施工方啊,都是有合同的,按照原来的报价履行合同就好了。

一个想独吞,一个想要“封口费”谈不拢,就一拍两散。

因为现在这样的大型项目都是终身责任制的,想来分包商这边还有一个顾虑。

如果将来工程出了问题,本来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可是总包会追究分包的责任,不但没有好处,还有分担风险,让谁也不会当这个“冤大头”。

虽然现在莱荣高铁还在建设中,并未投入使用,但工程也已接近尾声了,亡羊补牢晚还是未晚?

对于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来说,还没有运营,就直只是风险,现在发现不算晚。

但是对于整个投资来说,该投入的已经投入,该施工的差不多也施工完成,打到地里的螺纹桩,再取出来,是难上加难。

如果因此要重新架设,浪费的材料、人力、物力谁来弥补?

人民日报的态度是:用详尽的调查还原真相。

山东交通厅也成了了专门调查组,希望他们可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还原事情的真相。

网友们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