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美
大
爱
千中
教师说
至
淳
至
真
重新定义学习?改变学习方式?助力自我成长
——以初中科学的学习为例“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出自《论语》。什么是学习呢?一提到学习,很多同学会认为,学习就是三件套:上课、写作业、考试,其实不然,上课、写作业和考试只是学习的形式,而学习的核心本质是什么?学习的内在规律又是什么?我们只有对“学习”有了深度的理解,才能真正帮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什么是学习?
认知主义的大师布鲁纳、奥苏贝尔和加涅对学习理论的阐述中都提到一个高频关键词——联系,认为学习即联系,学习的过程是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的过程。而建立联系的能力就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二、怎么学习?
因为学习的本质是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认知主义的大师把它称为“编码”,有三种典型的编码方式。整合化编码
按照信息的共同特征进行归类、组合,建立起“层次结构”的一种编码策略。
1.在学习《透镜和视觉》时,教材中对眼睛调焦的文本解释是:当我们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物体。教材中对调焦的原理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同学们学起来一知半解,如果我们能联系学过的知识进行组织编码,便知其所以然了。①“看近处物体”可联系凸透镜成实像的动态变化规律: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也越大,即看近处物体时,像距变大,如果晶状体的曲度不变,会成像在视网膜后面。②“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可联系睫状肌的结构:在睫状肌和晶状体之间连着悬韧带,睫状肌收缩时,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厚。③“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大”可联系晶状体变厚,曲度变大,焦距变小。这样看近处的物体,像就能成在视网膜上了。
2.在进行单元的错题分析时,很多同学的做法是:①把错误的答案改成正确的答案,②把错题打印出来贴到错题本上重新做一遍。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如果在整理错题时,能将本单元的错题分类成题型,并分析每一类题型的错因,归纳出解决这一类题型的方法,错题整理的效果和学习的效率会更高。如在整理《光合作用》的错题时,有一类实验设计的题型“证明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和条件”可归纳出解决的该类控制变量法的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①分组编号;②排除干扰变量;③改变自变量;④控制无关变量和条件;⑤检测因变量。整合化编码
将外部信息与内部已有经验建立联系,从而赋予意义的编码策略。
1.整合成语:在学习《细胞》时,将目镜和物镜区分、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的关系整合成一个成语“物有所值”来帮助自己理解新知,即物镜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而目镜的结构、倍数与长短的关系则相反。
2.整合诗歌:在学习《岩石》时,可将岩石的类型和特征整合成一首七言绝句:冷却凝固岩浆岩,花岗玄武晶气柱;层化砂砾沉积岩,砾岩页岩石灰岩;高温高压变质岩,片状板岩大理岩。
3.整合口诀: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教材中从得氧和失氧、得失电子、化合价升降等多个角度或多或少解析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可整合成口诀帮助理解:升失氧,降得还;若是剂,正相反。语义与表象编码
语义指语言、文字、符号的统称,是人类特有的知识表征方式,表象是指在头脑中保存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或情境。
双重编码诠释最好的是费曼学习法:选择一个你认为自己听懂的概念,面对你的同学、父母、你的弟弟,甚至是一张不说话的白纸,试图运用图式等思维工具梳理知识关系来解释这个概念,当你无法解释清楚的时候,再学习、再研究,简化语言和尝试类比等方法再解释,直到完全解释明白为止,证明你真的学会了这个概念。这是一种把知识表征为“说”、输出式的学习方法,建议同学们多尝试!
每个人从自己的认知、不同角度对学习会有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认识,会养成不同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品质,只有提升对学习的认识、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才能助力自我的成长。
教师简介
王年进
王年进老师先后荣获县教坛新秀、优秀辅导教师奖、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十大杰出教师”、嘉奖教师、初中科学老师解题比赛一等奖、多次执笔课题和撰写教学论文并获奖,多次受邀参加不同级别的公开课展示活动。他是一名爱钻研的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探索科学世界。他的课堂深受学生喜爱!
教师说|王年进
编辑
黄彬彬胡怡珍
审核
校长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