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一流师资、完整课程体系、9大核心模块、经典案例解析
纵使疫情无情,风控报名不停!
↓↓↓名额仅剩3个,扫码抢票!↓↓↓
作者
刘高超产业咨询团队
来源
高超商品策略
编辑
扑克风控官,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扑克风控官立场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黑色产业链中游企业风险暴露和套期保值后的会计处理方式。
中游企业主要是生产企业,包括钢厂和焦化厂。由于钢厂和焦化的销售和采购模式导致中游企业面临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双向风险敞口,且由于钢厂受制于其停复工的高额成本,在亏损状态下依然会持续生产;而焦化厂受制于产业链定价权偏弱,利润易被上下游瓜分等特点,将放大利润波动对企业的实际伤害。保护生产利润就成为了中游企业参与套期保值的核心目的。
在风险处理方面,企业可以利用期货的多空配置组合来直接管理利润。钢材盘面和现货利润的走势较为一致,而焦化盘面利润由于焦炭属于产业链中间品,受到钢厂和煤矿企业的双重影响,以及焦煤盘面基准品和现货标准的差异,其与现货利润走势常常出现背离的情况,导致使用其管理利润的难度加大。除了利润管理外,还可以针对不同行情进行成本管理,即对未定价的原材料进行买入保值;以及库存管理,即对已经定价但尚未使用或未确定销售价格的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进行卖出保值。
可以看到对于中游企业来说,其面对的风险和业务管理模式较为复杂和灵活。如果企业不采取套期会计方法处理,则所有套保业务处理方法都是相同的,将期货端按照衍生金融工具处理,其报表时点的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最后平仓时转入投资收益,现货端正常核算没有本质差别。
而当选择采用套期会计方法时,企业三种不同的业务模式下的处理有所不同:对于双边风险管理模式,可拆解为采购端和销售端分别处理,都属于现金流量套期类型;对于库存保值管理模式,不论保值标的是原材料还是产成品,都属于公允价值套期类型,只是在方案结束处理现货时转入的科目分别是生产成本或者营业成本;对于采购成本管理模式,其处理与双边管理中的采购端处理相同,通常也属于现金流量套期类型。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采用套期会计方法处理有两方面的明显效果:一是能够影响项目收入或成本,也就是在项目层级影响其利润情况,期现两端作为一个整体项目对待,更加准确真实地反映出套保方案管理现货风险的实质;二是能够使期现货的损益波动在同一期间进行确认并且进行抵消,平滑企业各期的损益波动,有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经营发展。
风险提示:盘面基差风险、被套期项目与套期工具不匹配、操作风险等。
正文
本文是黑色产业链风险管理及会计处理方法系列专题的第二篇,在第一篇中我们介绍了黑色产业链的构成,上游企业风险暴露和管理模式,以及如何进行套期会计处理。本篇我们主要介绍中游生产企业,包括钢厂和焦化厂的风险暴露和管理模式,以及相应的会计处理方式。
中游企业业务模式和风险暴露方式中游企业主要是指生产企业,包括钢厂和焦化厂。
生产企业的特征为存在原料输入转化为产成品输出的过程,原料到产成品间会发生物理或者化学性态的改变。钢厂和焦化厂均为典型的生产企业。钢厂采购铁矿石、焦煤等原料,分别进行烧结球团和焦化工艺后,进入高炉炼铁,然后炼钢、轧钢,得到各类钢材进行销售。焦化厂的链条相对简单,采购不同的煤种,经焦炉焦化后得到焦炭。钢厂或焦化厂根本目的是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控制成本提高销售利润率,保障企业生产、现金流、利润等安全稳定。
(一)钢厂业务模式:
钢材销售模式:
按照销售方式划分,大致可以分为经销模式,直销模式。其中直销模式又可以分为总部直销,钢厂分公司自营营销模式,钢材配售配送营销等模式。目前,主要的销售模式仍为经销模式,但随着直销规模的扩大,未来经销的比重将进一步降低。
经销模式是中国钢材市场的结构特点所决定的,我国钢材消费主要是大量分散的、规模相对较小的建筑公司、金属加工企业和工程项目,单个用户对钢材需求量少、种类多,而且不确定性大,钢铁企业无法直接满足这些分散的、需求量较小的用户的需求,而钢材贸易商则通过其集散功能,满足终端用户不同品质、不同材质、不同规格的用钢要求,完成钢材从生产企业到最终用户的转移。
经销模式下,钢厂和经销商之间一般采取定量加后结算的模式定价。年以前,主要以月度结算为主。年以后,随着钢材价格波动加大,旬度定价更加符合市场的交易频率。所谓旬度定价,即采取旬前定价、按旬结算的模式,即每月10日、20日出台下一旬结算价格,月末出台次月上旬结算价格。在遇到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时,钢厂将采取追涨或追补的措施。目前大型钢厂每月将出现三次调价,每次调价都会对当地市场价格,甚至期货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原料采购模式:
钢厂主要是以钢厂采购部或者成立贸易子公司的方式进行。钢厂为了保证正常生产均会提前采购原材料,一般会留有一定的常备库存以应对原料物流问题。对于日常采购而言,一般是随用随采模式,这种情况下,原材料和产成品的作价周期较为相近,风险较小。而除了随用随采模式外,原材料价格相对低点进行淡季储备,即通常所说的补库,此模式下原材料作价期和产成品作价期完全脱节。除了作价期外,原料的作价方式也与产成品有所不同。对于铁矿石而言,钢厂的采购一般分为两种,矿山长协和市场采购,长协矿的主要作价方式为指数定价,铁矿石远期货物的结算基本上采用了国际上几个流行的铁矿石指数,例如普氏指数、MB指数或者Argus指数来确定定价公式。一般而言,铁矿石结算有一定的作价期,根据结算周期的不同一般有M月,M+1月,M即装船月份。按照作价期内协定指数的均价加上一定的溢价来作为最终的结算价。市场采购一般固定价成交较多,也包含部分指数定价。对于焦炭采购而言,一般以固定价成交为主,但钢厂和上游焦化厂属于博弈关系,故定价权经常易主。
(二)焦化厂业务模式:
销售模式:焦化厂销售模式相对较为简单,一般以长协为主,定量不定价。焦化厂根据自身成本和市场供需情况,对外报价。价格调整相对较为灵活,但与下游钢厂为博弈关系。
采购模式:焦煤的采购也是与上游签订长协合同为主,保量不保价。由于近几年焦煤资源紧缺,焦煤长协价格也在发生变化。主要体现为长协定价周期缩短,以前以年度长协为主,而目前则以季度长协为主。另一方面体现在履约率上,年由于主焦资源稀缺,长协兑现率不断下滑,甚至出现毁约的情况。
综上,焦化企业上下游均处于博弈状态,且一方面焦化行业的集中度在黑色产业中处于较低水平。焦化行业CR10为13%,而钢铁行业的CR10为37%、煤炭行业的CR10为42%,焦炭行业产能更为分散,且单体产能较小,千万级别的大产能只有两家,导致焦化企业的话语权偏弱。另一方面,产品需求结构单一,焦炭主要分为冶金焦、气化焦、电石焦、针状焦、型焦5大类。大约90%的冶金焦用于高炉炼铁,钢铁工业是焦炭最主要的消费领域,占比高达85%,因此焦炭价格受到钢铁行业景气度的影响较大。即焦化企业在上下游的博弈当中均处于弱势。
钢厂或焦化厂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是钢铁/焦炭的生产利润回落风险,此类风险主要是源于钢厂或者焦化厂在原材料采购和产成品销售在定价模式和销售周期的错配。而钢厂受制于其停复工的高额成本,在亏损状态下依然会持续生产;而焦化厂受制于产业链定价权偏弱,故利润易被上下游瓜分等特点,将放大利润波动对企业的实际伤害。
二是库存跌价风险,钢厂和焦化厂的库存风险也是双向的。即一方面有原材料库存,即铁矿石、焦炭等原料库存的贬值风险,生产企业有淡储的习惯,从淡储后到实际生产,会存在较长的时间敞口。另一方面还有产成品的库存,受制于钢厂和焦化厂的经销模式,在价格大幅上涨后,下游经销商会出现畏高情绪,导致中游企业销售不畅,造成产品的库存贬值风险;
三是采购成本增加的风险,一方面,钢厂和焦化厂也会接远期订单,原料价格上涨会侵蚀远期订单的利润。
中游企业风险管理模式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型,我们应该采取不同风险管理方案:
1、钢厂或焦化厂利润管理:
一般而言,如企业担心炼钢利润回落,可以在期货市场上通过成材和原料期货的配比,模拟炼钢利润,通过卖出利润的方式对冲现货利润回落的风险。如果未来现货利润如期回落,则期货盘面利润也会有相近的跌幅,盘面利润下跌带来的盈利可以对冲现货利润下跌带来的损失。按照1吨钢材需要1.6吨铁矿,0.45吨焦炭,对应的合理配比是1手焦炭、3手铁矿、20手螺纹钢或者热卷。期货盘面利润跟现货利润的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且领先于现货利润,故在做利润管理时,对未来钢材与原料各自的供需情况要做出一定的预判。从图中可以看出,期货盘面利润和钢材现货利润的走势较为一致,即说明利用期货多空组合可以较好的去锁定现货利润。
一般而言焦化厂在期货市场管理利润时会选择做焦化利润的套利,根据实际生产配比,生产1吨的准一级冶金焦,大约需要1.3-1.35吨的炼焦煤,故可以选择9手焦煤配4手焦炭。但期货盘面的煤焦比和实际焦化利润的波动节奏和幅度均有较大差异,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是由于广义焦煤和狭义焦煤的差异。由于焦煤的基准交割品对应的是主焦煤即狭义的焦煤,而实际入炉煤为主焦煤与配煤的混合煤即广义的焦煤,故期货煤焦比,跟焦化利润的相关性较差。其次,焦炭作为中间品,一方面会受到上游焦煤价格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受到下游钢材价格的影响。即焦化厂的利润是煤矿、钢厂以及焦化厂三方利润分配的结果。而盘面的煤焦比更多的是反应焦化厂和上游煤矿的利润分配。从图中可以看出,年以后盘面利润和现货利润经常出现背离的现象,即用期货多空组合来管理现货利润的有效性较差。
对于钢厂和焦化厂,主要是以锁定生产利润为主,在期货盘面利润较高的情况下,若预期未来行业产能利用率上升,或产成品需求下降,做空盘面钢厂利润和煤焦比能使企业避免利润下滑的损失。
2、库存管理
不管对于钢材还是原料,库存风险的特点在于其生产成本或者采购成本已经确定,但由于销售价格尚未确定,造成定价周期的错配。故我们可以在期货市场建立合适的空头头寸,在套期保值期结束时再对冲掉的交易行为。卖出套期保值的目的是提前将目标的卖出价格锁定,规避出现产品价格下跌而导致的风险。
3、成本管理
作为钢厂或者焦化厂,在进行原材料采购时,如果铁矿、焦炭/焦煤价格大幅上涨,则会侵蚀企业预先设定的利润目标,甚至导致亏损。
如果没有期货市场,企业就只能通过提前储备原料来应对未来的成本上涨,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但必须承担库容压力、资金紧张、仓储费用等问题;即使在采购成本较低的时候与贸易商签订了采购合同,也仍要面对价格快速上升时合同无法履行的信用风险。进行套期保值的目的,就是运用对应的期货合约或者合约组合,将产品销售利润或原料采购成本锁定在企业愿意接受的水平,规避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中游企业套期保值会计处理方法对于上述我们提到的中游企业,通常面对的双边风险敞口情况比较复杂,其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也是最灵活的,上述几种不同情况的会计处理也会根据实际业务不同而稍微有所差别。
在不采用套期会计方法的情况下,所有业务模式里的期货投资都只能按照衍生金融工具处理,其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平仓时最终转入投资收益,没有本质差别。
如果采用套期会计方法处理,则会根据企业开展的业务模式不同而有所区别:
1、企业进行双边套保操作或者说利润管理方案:
首先在业务上,建议企业应将各个不同的品种比例、持仓、交易等等进行分开核算,同时将期现的对应情况记录清晰,来保证操作过程和方案记录的顺畅完整和可查性。
在会计处理上,对于这种复合管理方案,事实上能够拆解为采购端或者销售端单边套保的组合,那么分别按照单边处理原则进行核算即可,对于采销两端被套期项目都是预期交易的情况都属于现金流量套期类型。
假设X1年6月,A企业预计在三个月之后采购吨焦炭作为原材料,当前现货价格是元/吨,企业担心现货价格上涨,因此在期货市场买入焦炭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期货价格是元/吨。9月,现货价格上涨至元/吨,期货价格上涨至元/吨,企业在现货市场采购现货并将期货端平仓,结束采购端的套保方案。
同时,企业也担心五个月之后卖出钢材的销售价格会下跌,因此也针对预期销售的吨热卷做了卖出保值计划,期初热卷现货价格为元/吨,期货价格是元/吨,11月现货价格元/吨,期货价格元/吨,企业销售钢材并将期货端平仓。假设期货保证金比例为20%并且不考虑其他费用。
对于采购端(极可能发生的预期采购)处理为:
期初,被套期项目无需处理,处理期货保证金(计入其他应收款)即可;套期期间,处理套期工具损益变动,涨价造成期货合约公允价值上升(-)*=万,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下降(-)*=万,因此我们判断需要转入其他综合收益-现金流量储备的,也就是现金流量套期有效部分是万;到期末,现货端进行采购实际支出万元,同时将期货平仓保证金转回,但由于将其他综合收益-现金流量储备转入了被套期项目的初始计量,因此最终转入原材料等存货科目的金额是-=万元。对于销售端(极可能发生的预期销售)处理为:
期初,同样的被套期项目无需处理,处理期货保证金(计入其他应收款)即可;套期期间随着期现价格变动,现货端公允价值下降(5-)*=万元,期货端公允价值上涨(-)*=万元,因此套期有效部分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现金流量套期储备的正好是万元;期末企业完成此预期销售时,实际收到款项为*=万元,同时将期货平仓保证金转回,但最终由于将其他综合收益-现金流量储备转入了被套期项目的初始计量,该项目结转营业收入+=万。
2、企业进行库存保值管理:
不管是对库存原材料的保值还是对库存产成品进行保值,都是在期货端做卖出操作;而被套期项目作为企业资产的一部分,此业务属于公允价值套期类型。在会计处理上都是将保值部分的库存从存货先转入被套期项目,再根据具体价值变动调整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对应转入套期损益。
假设X1年6月,A企业有库存吨铁矿作为原材料,此批库存铁矿是按照当前现货元/吨的价格买入,但预计投入使用需一段时间之后,企业担心这期间铁矿现货价格下跌造成库存价值损失,因此在期货市场卖出铁矿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套期关系开始时期货价格是元/吨。在套期关系结束的期末,现货价格下跌至元/吨,期货价格下跌至元/吨,企业将现货库存投入后续生产并将期货端平仓,结束套保方案和套期关系。假设期货保证金比例为20%并且不考虑其他费用。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对库存项目进行套保,分类上属于公允价值套期类型,在各个时间点的会计处理为:
期初,将库存原材料*=万元转入被套期项目,同时处理期货保证金(计入其他应收款);随着期现价格变动,现货端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下降(-)*=万元,期货端公允价值上涨(-)*=万元,套期损益余额为借方万元;期末企业领用原材料进行下一步加工,同时将期货平仓,那么将转入产品的生产成本为-=万元,而不是原本的原材料账面价值万元。
因此可以看到,对于企业进行库存管理的套期保值方案来说,在套期关系结束时,根据被套期项目是存货(钢材)还是原材料(铁矿等)的区别,现货用途实际上有领用(进行下一步加工)和出售的差异,对应会计处理上也体现在套期结束时被套项目转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还是转入主营业务成本,但是实际上都是会影响项目成本,可以说采用套期会计方法后,企业进行库存保值的效果最终体现在了对项目成本的控制上。
3、企业针对采购成本进行管理:
若企业已经签订了价格确定的销售订单或者说判断未来销售端价格不存在风险,其风险敞口可以认为只存在于采购端,企业可以只对采购成本进行锁定,买入期货合约做套保业务,那会计处理上其实与双边套保情况下的采购端无异,这里不再赘述。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企业对于套期保值方案采取套期会计方法处理可以体现出两方面明显的效果:
(1)期货损益能够影响现货项目的利润水平(收入或者成本),反映套期业务实质;(2)期货和现货的损益波动能够在同一期间进行抵消,因此可以避免期货公允价值波动对各期损益造成的巨大影响。
而不采用套期会计方法的最大优势则是处理简单,节省一定管理成本;但是企业不得不接受期货端造成的巨大损益波动和会计错配等无法解决的问题。企业应当综合考虑上述各方面对生产经营管理的影响后审慎地做出选择。
企业该如何避免重蹈青山控股覆辙?如何利用期货、期权等工具避险?想提高自己的姿势水平?赶紧报名TGW大宗商品企业风险管理研修班第2期!名额只剩3个!快来抢票啦!P.S.因防疫需要,开班时间待定????点击“阅读原文”或后台回复“群“,立即加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