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螺丝的大学问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螺丝结构(或者叫螺纹结构),您有没有想过我们喝水的杯子,瓶盖拧上以后为什么不会掉下来?您觉得是重力的原因吗?那如果把杯子朝下呢,瓶盖会掉下来吗?事实上也不会。您可能会说这是摩擦力造成的,那把瓶盖旋松了会怎么样,瓶盖会掉下来吗?实际上也不会。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解答这个疑问。

螺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年之间,据记载可能是阿基塔斯或阿基米德发现了螺旋的原理,并设计了木质的螺旋提水设备,据说也可以用来萃取葡萄汁。但是螺纹作为紧固件使用的历史只能追溯到15世纪,罗马人用青铜和银手工制造出了第一颗螺丝。

螺纹的基本原理很容易理解,实际上就是一种斜面结构的变形,可以用斜面的受力来进行分析:

从受力分析来看,当螺纹升角等于(当量)摩擦角时(即Tanψ=Tanρ),螺纹的公件和母件(就是螺钉和螺母结构)之间的摩擦力和自身的重力就保持了平衡,螺纹就实现了“自锁”的功能,就是文章一开始说到的,水杯的瓶盖在旋松的情况下倒置,也不会掉下来的原因。因为Tanψ=Tanρ是实现“自锁”的临界点,在实际运用当中,只要螺纹升角小于当量摩擦角就能保证“自锁”的效果。

而且,从螺纹的结构来看,螺纹的牙形角越大,自锁能力就越强,牙形角越小,自锁能力就越弱。这也是为什么一般用于紧固的螺丝都是用“三角形“牙形,而丝杆传动结构通常都是用“矩形”或“梯形”牙形的原因。

原来小小的螺纹有这么大的学问!以前我怎么不知道呢。欢迎大家留言和小编互动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