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图解 http://m.39.net/news/a_5857572.html我们习练太极拳,不管哪门哪派,不管什么套路,其实练的都是太极十三势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的用法。杨班侯传《太极拳十八在诀》讲的就是十三势的劲法和劲点。掤在两臂,捋在掌中,挤在手背,按在腰攻。采在十指,挒在两肱,肘在屈使,靠在肩胸。进在云手,退在转肱,顾在三前,盼在七星。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滞在双重,通在单轻,虚在当守,实在必冲。十三势中的“挒在两肱”,“挒”是指挒开、撕挒、挒倒之意,劲力方向是斜方向。“肱”是指胳膊从肩到肘的部分,也泛指手臂。挒劲的劲法特点是“旋和惊”,这是离心力又是向心力。正如拳诀所言:旋转若飞轮,投物於其上,脱然掷丈寻。君不见漩涡,卷浪若螺纹,落叶堕其上,倏尔便沉沦。挒劲有正挒和反挒之分,臂由身向外而去为正挒,比如野马分鬃和斜飞势都是正挒。臂由外向身而来为反挒,比如抱虎归山中的挒就是反挒,其左臂接“十字手”后先采后挒,此挒即为反挒。挒劲在推手较技中更为细致,可分为掤挒、架挒、挂挒、采挒和击挒等方法。85拳架中有不少表达挒劲的招法,如抱虎归山、云手、野马分鬃、斜飞势等等。尤其野马分鬃和斜飞势的挒劲表达非常明显。两者虽有相似之处,也有某些微妙的差异,习练者需细细体悟方能解其真意。在巜野马分鬓式的“挒势”解读中》,我们对其手法和步法的运化有过詳尽的表述。在手法的两臂运化上,其主要拳势是下采和上挒,而“上挒”的运化是“先掤后挒”。在步法的运化上,当左势转换为右势时,其桩型变换:左正弓步桩→左侧弓步桩→右正弓步桩,这个过程中有两个蓄发势;当右势转换为左势时,其桩型变换:右正弓步桩→右侧弓步桩→左正弓步桩,这个过程中也有两个蓄发势。注意,野马分鬃式的两腿之间的横距要略大些,这样下盘较稳,以奏旋转如飞轮之挒劲的功效。斜飞势中的挒劲表达与野马分鬃式有所差异,其挒劲的表达虽然也是下采上挒,但其“上挒”不是“掤挒”而是“靠挒”,是“先靠后挒”。何以见得?让我们细解一下斜飞势的拳势运化便见分晓。如何理解斜飞势的”斜”?如何表达和运化其“挒势”?人们在斜飞势的习拳实践中有不同的心悟和体悟。于是定势时就有人取面朝南,也有人取面朝西南;有人采用先撤腿后转身来运化挒势,也有人采用先转身后迈腿来运化挒势。孰是孰非?我们先看看杨澄甫宗师在其《太极拳体用全书》中是如何论述斜飞势的:……由前式(指倒撵猴),如敌人自“右侧”向我打来或用力压我右臂腕,我即乘势往下沉合蓄劲,随即将右手向右上角分展,用开劲斜击。同时踏出右步,屈膝坐实。似成一斜飞式,其用意亦需称其势也……。在杨澄甫的这个论述中,关键词是“开劲斜击”。这其实就是个"挒势"的表达与运化。而书中所载斜飞势拳照是“侧面”而非“正面”,可能正是杨澄甫强调该式用法所为,意在提示读者要观察该势:……似成一斜飞式,其用意亦需称其势也……。而后人往往按照习练套路的贯性思维从正面观察而取定势时的身形方向斜(西南)与不斜(正南),这恐并非杨澄甫宗师原意。我们说挒劲的本意就是“旋和惊”,旋转是方法,惊弹是效果。如何在斜飞势的挒势运化中更好的表达出这种旋转力和惊弹力呢?我们比较一下前述的两种不同运化方式:第一种,先撤步后转腰再挒掌的运化:前接倒撵猴式,两臂合肘时面东偏北,左腿松腰、落胯竖桩蓄势,右腿提起并往右后方(西南方)撤步进腿,随即松右胯使脚尖朝南摆正。然后旋左胯扣左脚,拧腰沉裆右转身、顶腰提胯成右侧弓步发势;与此同时,左手采,右臂的运行要做出肩靠,肘击,臂掤,掌挒的劲势。这种左采右靠挒加右腿套步封堵的运化,要求以腰骶为轴,上下相随,步到手到,意到势到,发出整劲以奏旋转如飞轮之挒效。故尔《太极拳体用全诀》说:斜飞不斜方为真,引进始可采挒分。一跌不知何处去,拧腰沉裆进腿深。第二种,先转腰后开胯再上步掤挒的运化:持这种观点的人强调从技击上讲,要先转腰,眼神顾及对方来势,才可定位落脚和臂挒的方向。那么显然第一种运化方式是按杨澄甫所设敌人从"右侧"向我直接打来进行接招化解反制的。第二种运化方式则是假设自己先转过身来观察"面前"之敌,再出手加以反制。所以是假设的前提变掉了,故尔运化方式就不同了。不过如果从挒势表达角度来看,我认为第一种“先靠后挒”的运化方式更能表达出“旋和惊”的效果,也更符合杨澄甫所说的"开劲斜击"的本意。而第二种运化方式是先转过身来再做“先掤后挒”,这就和野马分鬃的运化方式相似了。所以,细细体悟不同的运化方式所表达出的挒劲意味还是有所差异的。
推荐(85式太极拳)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04.html